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5284525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了3亿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进3倍。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里,垦地最多的是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而人口增长最多的是江南三省(江苏、安徽、浙江)。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统一安定与民族融合B.政府实行鼓励垦荒的土地政策
C.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与推广D.农业生产技术出现革命性变化
【知识点】 小农经济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有人又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民间习俗七夕之夜坐看牵牛织女星,姑娘们则搭好香案,对着银河中的织女星朝拜,乞求织女赐给她们智慧和技巧。此节日的形成本质上反映了
A.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浪漫色彩B.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C.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D.古代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2019-12-17更新 | 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隋代极盛时全国户数近900万,而到唐初,“户不满三百万”,贞观三年唐太宗颁布的《赐孝义高年粟帛诏》就规定:“妇人正月以来生男者粟一石。”这一政策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B.意在增殖人口以保障农业劳动力
C.宣扬了重男轻女的伦理观念D.意在增加男口数以确保劳役征派
2020-09-17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农民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小农户个体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④农民耕田织布出售产品生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2022-04-30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