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万隆会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7 题号:5287181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知识点】 万隆会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2018-01-08更新 | 3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万隆会议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因此,周恩来提出了
A.“一边倒”的方针B.“另起炉灶”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的方针
2020-12-03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这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
2018-01-24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