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5327076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记载: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年—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年—1984年的4.9%。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的大规模创办
C.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总产值1981年比1980年增长5.7%,1982年预计比1981年增长5%,两年平均每年递增5.3%„„特别可喜的是,许多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一两年或两三年内迅速地大面积地改变了面貌,这是建国以来很少有的。其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2022-01-20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当时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和农业人口占80%,生产力主要还靠人力,农民渴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邓小平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利,农村形势马上改观。苏联的农村人口只占1/4左右,戈尔巴乔夫提出把土地出租给他们50年,却没人愿意承包,因为他们无钱投资购买机器,靠人力有宅旁园地就够了。材料表明:
A.“包干到户”不适合苏联
B.经济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C.苏联改革走“中国模式”
D.苏联改变单一的公有制
2016-12-13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②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
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8-04-07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