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5327883
北宋《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表明科举制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宋真宗亲写《劝学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宋代进士汪洙也写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这些诗句反映宋代
A.重文轻武的不良风气B.鼓励读书人科举入仕
C.高度重视文学修养D.追名逐利的功利心态
2020-01-11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朝出现了大量雕版印刷品,主要是佛经和日历;北宋以来的印刷品主要是儒家经典。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佛教影响力因政府压制而下降B.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
C.活字印刷术促进了儒学的传播D.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
2019-12-21更新 | 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著名学者工学泰指出,“士大夫”的含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及其以前,“士大夫”中的“大夫”和“士”是贵族的两个阶层,宋代之后的“士大夫”的含义是“文人士大夫”,是普通民众中的精英。唐宋之际“士大夫”含义的变化是由于
A.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B.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
C.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理学对文化大力推崇
2019-03-04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