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5386444
《左传》记载:“史佚之(西周初年太史)《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域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B.宗法制度由此确立
C.诸侯国离心倾向渐趋强烈
D.“文化认同”是区分种族的主要标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的光辉B.中央集权的理念
C.等级秩序的森严D.原始民主的作用
2022-12-11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共主)”。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B.王位世袭制得到了确立
C.多元一体民族融合加强D.君主专制体制最终确立
2022-04-14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D.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2019-06-29更新 | 2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