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4 题号:53978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6 --1978年,尽管前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国家一度停止向外派遣留学人员,但从1972年起又恢复了自1964年开始执行的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据统计,1972 -1978年,我国向49个国家共派出1977名留学人员。

—摘编自刘学江《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评<出国留学六十年>》

材料二   近年来欧美留学学费在逐年攀升,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学院普通一年制硕士生为例,2005 - 2006年度学费为11958英镑,2011- 2012年度学费升至15 888英镑,2012 - 2013年度学费又升至16 512英镑。然而,中国自费留学的人依然在不断增加。《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年)显示,有九成的留学生出国依靠自费,留学“大众化”成为当今中国留学生的突出特点。有些学校甚至给中国学生和家长留下“花钱就能留学”的印象。

—摘编自贾远现、孟思奇《中国成为第一留学大国“留学热”需“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一1978年我国留学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同时说明1972年我国恢复留学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大众化”、以自费为主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1-01-07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2020-06-05更新 | 1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涌现了众多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的“改革先锋”。他们中有坚持“创新理论,不负时代”的北大教授林毅夫;有发明“王码五笔字型”,开辟计算机时代汉字应用新纪元的“当代毕异”王永民;有努力探索企业管理创新,让所有员工都能机会平等地创造价值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他们的事迹向我们诠释: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开放以创新为魂、因创新而盛、靠创新而强。中国人民以伟大的创造精神拼搏奋斗、变革创新,不仅谱写出彪炳史册的壮丽画卷,开辟出正大光明的人间正道,更擘画出充满希望的复兴愿景,让改革开放生机勃勃,让改革开放正气浩然,让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在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是如何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
(2)追逐梦想是青年的使命担当,伟大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时代的追梦人。某校拟以“有梦•追梦•圆梦”为主题召开班会,请你围绕主题列出三个发言要点。
2019-10-15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