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诗句与“此项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甲第朱门无一半,天街踏尽公卿骨。”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18-02-07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殿试始于武则天,但当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有落第的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太祖便亲自在讲武殿命题重试。至此,殿试成为定式。殿试的实行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C.提高了状元文化素质D.改变了官员阶级结构
2021-07-03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得压制。而此前的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宗族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D.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2021-09-13更新 | 5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