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郡县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543751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历史学家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碎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的特点?结合学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钱穆所说的宋代政治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地方管理和边疆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汉高祖败于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谋求和平,当汉朝公主的后代成为匈奴首领“单于”时,双方会成为更亲密的亲属。赠送黄金、丝绸、粮食给匈奴,笼络匈奴贵族。张骞通西域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又设置田官,督率士卒屯田。

材料二: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三:行省制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也是蒙元帝国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据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汉代中央经略西域的措施。结合所学写出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解决了“混合体”出现的诸侯势大问题?
(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有何影响?
2022-12-06更新 | 9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综合探究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提取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段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从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11日共和国成立,其间仅共有83天。这样迅速的胜利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伟大的革命中是罕有其匹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材料三   181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受理了一个重要案件。马里兰州根据本州法律,向美国联邦第二银行设在马里兰州的一个分行征税,该分行职员麦克洛克拒绝交付税款,马里兰州就此向州法院提出诉讼,州法院判决马里兰州胜诉,麦克洛克遂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最后,联邦最高法院判决麦克洛克胜诉,理由如下(节选):

“联邦政府是根据宪法而成立的,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它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而非来自各州”。“宪法明确赋予了联邦政府如下的权力:征税、举债、调节商业、建立军队和宣战等。因为这些规定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所以国会应该拥有行使这些权力的具体手段”。“……我们宪法和依据它所制定的法律均为全国最高法律,它们控制各州的宪法和法律,而不是相反,因此各州用以摧毁它的征税权必须受到否定”。

——选编自任东来《宪政历程:塑造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联邦宪法的相关原则对麦克洛克的胜诉进行解释。
2022-02-12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必修1

材料三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并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2)据材料三,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18-10-1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