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5448347
“当我们走近行宫的时候,火声劈拍劈拍的响着,殷红的火焰,映在从事放火的军队们的面庞上,使他们看起来,仿佛恶魔一样,虽是毁坏他们所不能恢复的东西,却洋洋自得的,觉得很是光荣。”19世纪中期西方随军记者的这一描述反映了
A.英国军队攻陷镇江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日本军队攻占旅顺D.八国联军进占北京
【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868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其中第五条规定:“两国公民与臣民为了好奇、经商或作为永久居民者,彼此从一国自由移民到另一国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一规定
A.说明华工出国由非法开始变为合法B.使列强在华掠夺劳动力合法化
C.刺激了欧美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变化D.促进了美国加快对西部的开发
2022-03-02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表中反映的现象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D.表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无变化
2019-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建立之前的中国没有独立的外交机构,由礼部和理藩院分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B.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在地位上高于六部
C.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D.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廷地方机构半封建化的标志
2020-01-16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