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3 题号:5558651
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
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7
集体化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4.933.687.499.1

上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B.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C.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
D.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2017-07-09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图“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 1938—1940 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据此可知(       
A.苏德战争爆发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
B.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
C.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
D.斯大林体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2020-03-10更新 | 5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库兹涅茨克钢铁基地建设总工程师巴尔金曾记载∶"大家都关心明天的建设,不仅是由于他们知道土方工作完结之后,他们将成为石工、水泥工、装置工……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建设足以生产千百万吨钢和铁的工厂,而这些钢和铁正是在鼓舞他们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得以体现B.工业化建设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
C.极力抵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工业成就得益于人们的奋斗精神
2020-11-16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