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0 题号:5680971
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曰:“自秦以下,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其擅专威福。

——摘自黄佐《南雍志》

材料二   清高宗(乾隆帝)日:“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身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摘自《十二朝东华录》


(1)明太祖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清高宗对设置宰相有何看法?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3)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设置宰相的态度有无本质的区别?试说明其理由。
2022-01-04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维护和发展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

问题:
(1)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概括中央集权体制对维护和发展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
2017-10-18更新 | 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管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材料三 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摘编自齐秀生《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1)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在当时的主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
2019-10-16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