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3 题号:5680977

建国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着建设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综合材料一所给的图文信息与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三大事例。

(2)材料二中两幅历史照片拍摄的时间。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图文与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有哪些成员国?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上海合作组织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请指出其特征。

【知识点】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交往历史悠久,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时期,中国的学航海活动进入又一个新的高潮……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人有关东南亚各地的地理学著作也陆科续出现……长期积累的航海经验、技术及地理知识,为郑和的远航打下了基础。……《明史·网宦官传》中说:“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郑和下西洋,是朱棣信用宦官的体现,更是积极的对外政策的一部分。……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的麻林,即今天肯尼亚的马林迪。船队给朱棣带回了奇异的非洲动物,如鸵鸟、斑马、犀牛、长颈鹿等。

——卜宪群《中国通史·明清》

材料二   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大批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的局面已经无法维持。197110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的提案。……在此前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它直接加快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指出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外交事务中的主要表现。
2021-04-11更新 | 1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总方针外交原则时期外交成就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 1954年倡导以▲ ① 作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1954—1956年,与亚非欧7国建交,与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50年代末60年代初支援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赢得友谊信任,提高国际地位
1964年, ▲ ②实现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70年代1970年,与西方5国建交,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④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 ▲③ ,中日建交
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材料二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缺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方向。结合书本知识,简述进入21世纪至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国外交活动的主要成就。
2021-11-19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与英国订立的《天津条约》甚至规定,官方文件中禁止使用“夷”字。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就认为西方人与中国人本质上是一样的,西方人有知识、讲礼貌,正直,不应该称之为蛮夷。……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年代之前一般称“夷务”,但此后则由“洋务”“西学”之类的褒义型概念替换了,这虽然有列强武力逼凌的因素,其中也透露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摘自齐廉允《“大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的错位——中国传统外交观考察》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对外观念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1-1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