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32 题号:569106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摘自《苏联史》
材料二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细西河进行综合治理。
材料五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材料六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
(2)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什么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背景的相似之处,并指出三国改革的不同的前提条件。
(5)结合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6)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材料六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韩村河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它从一个贫穷落后,被人们戏称“寒心河”的小村庄发展为环境优美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它的发展得益于韩建集团的发展壮大。

韩建集团发展历程

1978年韩村河成立一支30多人的村集体建筑队
1984年成功完成北京玉渊潭的紫玉饭店工程,在首都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1988年韩村河村建筑队加入房山区建筑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参与南水北调工程
1994年韩村河村建筑队从房建集团分离出来,独立组建“韩村河村建筑集团总公司”。在发展建筑主业的同时,成立建材总厂、构件厂、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实现了一条龙配套生产。企业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2006年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房地产业为龙头,以建筑施工和其他工业项目为龙身,以三产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步伐

——摘编自刘文江《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之路》

(2)依据材料,将韩建集团发展历程按序号划分阶段,说明理由。任选一段,分析背景。

2018-04-07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材料二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摘编自【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向新政府提供3亿美元贷款。从此开始了两国长达近十年的政治蜜月期。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为实现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普京认为“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业化在起步阶段的特点。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又产生了哪些变化?
2022-08-11更新 | 1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产业落后,发展又不平衡的大国。我国大部地区的经济,比东北要落后得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内部,是存在着矛盾和斗争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因素和趋势与资本义的因素和趋势之间的斗争,就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是在消灭帝国主义势力与封建势力以后,新中国内部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将要决定中国将来的发展前途到底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抑或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我们认为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这种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将比东欧、中欧各人民民主国家长得多。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重新提出:“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市场调节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市场调节起基础性作用。比如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只追逐利润而不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不能把计划性排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之外。

——摘编自厉以宁《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的主要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的现实意义。

2019-06-14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