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5697984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四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五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政体主张是什么?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和政体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三,概括国人对西洋文明觉悟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3)据材料四,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目的。
(4)据材料五与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将为束制民彝之宪法,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将为野心家利用之宪法,非为平民百姓日常享用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此乡愿政治之见端也。
——李大制《孔子与宪法》(1917年1月30日)
材料二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1月15日)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李大制的主张及原因。
(2) 和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大制的主张有什么变化?说明原因。
2016-11-18更新 | 6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1910年,马克思、思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思潮混杂,一起涌入中国。早期接触和传播社会主义的人物或群体中,有清政府派赴欧洲的外交官员、在华的西方传教士、留日学生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等。他们对社会主义要义的认识是有限的。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目的,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来介绍探索宣传社会主义。如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传播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三民主义”,满足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摘编自李文坛《社会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早期传播(1871-1910)》

材料二   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既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又有空想和科学之分,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向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李大钊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

——摘编自刘国新《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899-1921)》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思潮的早期传播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1-05-17更新 | 2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

(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2017-08-04更新 | 10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