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5705881
B.T.克列缅在《斯大林造成的社会主义——集体性的变形:实质及根源》中认为:“它从产生之初就不具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性质……(农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真正主人:他们播种什么、什么时候耕耘和收获、交售自己的多少产品、交给谁、按什么价(有时完全是象征性的价格),都要听命于他人。”作者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自由放任经济模式
D.农业集体化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1】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世界机器出口的30%。到1932年占到英国机器出口的90%,世界机器出口的50%。这主要说明(  )
A.苏联利用西方危机发展工业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不同制度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2016-11-27更新 | 7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苏联经济史》记载,(苏俄)国营农场的数目:1919年只有2020个,1920年末已经增长到3312个。这一时期国营农场的发展有利于
A.农业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
B.调动个体小农生产积极性
C.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保障对工业中心的粮食供应
2019-03-28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到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阶层无一例外地因无自由而痛苦,经受着心理的折磨。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自由。大多数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一部分农民希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主人。这主要说明
A.苏联的极权体制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提上日程
C.美苏争霸的形势影响了苏联民众的生活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苏联改革失败而丧失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