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5708359

古今中外,法制建设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经》的内容、经济基础及目的分析战国时期的法律有何特点。

材料二“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1215年《大宪章》

“人类的一切法律都因那唯一的神(逻各斯)的法律而存在。”“法律应该不仅仅是管辖人民,君主如不依法办事,也要管辖君主。”“教皇如果有背弃信仰,挥霍教会财产、通奸、抢劫以及其他严重损害教会声誉的犯罪,那他就要受到审判和废黜。”

——1582年《教会法大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法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如何?

材料三社会万象,纷繁复杂;立法所向,千头万绪。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立法应如何回应时代命题,引领国家发展?“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定、及时修改。”

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9件、涉及修改法律100件,废止法律1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自新闻报道《习近平“16字方针”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制建设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法制建设主要历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新中国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开启了新的征程。

材料一   毛泽东于1949年1月在关于时局的声明中将“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作为和平谈判的重要条件之一。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刘少奇多次强调,党的决议,只有经过人民政府的法定机关的宣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要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了“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据”执政,制订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依据宪法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和重要法令。

——摘编自孙泽学、汪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依法执政述论》

材料二   1979年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19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60年》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

(2)回顾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2018-11-11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邓小平总结‘文化大革命’时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摘编自田忠宝《学习邓小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之所以伟大”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有衡”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为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0-04-17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欲,此皆不廉政之也,尔等当深戒之”。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建国伊始,就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亦因违法乱纪而被罢了官职;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建国初期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考验,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果断采取措施,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紧接着在1952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包括中央巡视组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9月7日至1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断反腐惩贪的认识。
2019-10-22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