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7 题号:57178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提出“适地适产主义”政策,其目的是
A.将中国沦陷区变为日本的工业基地
B.从沦陷区获得巨额的利润
C.把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去
D.从沦陷区掠夺大批物资运往日本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润之新税则”,国民政府的这些规定
A.满足与中共对抗的经济需求
B.利于美国对华商品倾销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
D.利于官僚资本快速发展
2019-06-19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记者走访四川大学档案馆查阅发现,民国15年(1926年)的国立成都大学(川大前身之一),本科学生每学期的学费为14元大洋,学费还没办法买到300斤大米。而民国20年(1931年)的国立四川大学学费每学期为16元,按照当时物价约为102斤大米。记者的这一发现说明
A.四川大学的学费极低B.四川大学的学费很高
C.四川大学学生的生活很差D.通货膨胀
2014-04-09更新 | 3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据1946年7月8日《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个角落。”这种情况发生在业(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19-12-27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