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65 题号:573191
斯大林把“使用木犁的俄国”迅速建设成装备原子武器的工业大国,但他开创的斯大林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下列不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的是
A.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制了活力
C.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D.在企业管理上过于放任自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①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体系
②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③有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7-25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在1928年至1952年的24年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三倍半。这一发展速度超过了同一时期其它任何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上全盘集体化
D.新经济政策
2019-09-01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
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
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016-11-27更新 | 9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