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7 题号:5737965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出《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这说明
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
②“双百”方针推动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繁荣
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
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灵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毛泽东曾说:“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这表明毛泽东
A.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
B.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C.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
D.坚持学术文化自由化
2019-02-02更新 | 1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2016-11-21更新 | 4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费孝通曾经用一段话来描绘新中国初期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新社会的地位是肯定了,心跟着落了巢。心安了,眼睛会向前看,要看出自己的前途。”知识分子有“前途”是因为党和政府实行了
A.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D.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019-03-17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