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5753512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时,开始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
B.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C.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向激进的革命
D.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1】近代某思想家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其思想主旨是
A.动员工农群众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B.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是让人民当家做主
C.民众思想解放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D.推翻反动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条件
2014-06-18更新 | 10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独秀文存》中说:“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们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即可,号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也。”这主要反映了陈独秀
A.主张政党政治B.主张提高政治觉悟
C.主张新的民主政治D.主张政治革命
2020-06-20更新 | 4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人认为:“吾国数千年来之社会生活,莫不受名教羁縻之苦。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创新生活,涤新道德,求为廿世纪之新国民,则必自实行其思想革命始。除昔日保守盲从之习惯,而砺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根据材料,持有上述看法的一定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2011-03-08更新 | 10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