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福利国家的出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1 题号:5767002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阅读下列关于社会保障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传统救灾救助体系中.历代政府十分重视对民办机构进行引导和管理。……从西周开始历代政府都设立了职责包括救济在内的政府管理机构和官员。……还设立了救灾效果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级官员的救灾业绩进行考核,以认定其高下优劣,奖罚十分严明。为了防范救灾过程中舞弊行为,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十分注重灾前预防,官方的社会救灾机构更加注重灾后的救助。——摘自张寿《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当议》
材料二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

——摘编自(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动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战后英国陆续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工伤保险法》《国民救济法》《工资委员会法》等。……英国所有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一张社会保障卡,从受抚养、上学、病残、就业和失业、丧偶或抚养子女、年老退休直到死亡都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20世纪80年代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摘编自黄安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的福利保障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代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具体做法。指出历代政府重视社会保障的思想根源。
(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英国社会保障的显著特点。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0年,英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为6.571亿英镑,1970年增至39.27亿英镑,1980年猛增至235.08亿英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使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但更多的工人宁愿选择休息,而不选择工作。英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制,从业人员名义工资的增加部分往往被个人所得税抵消,导致大批专业人才外流。英国社会福利与保障由国家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直接或间接受雇于该部的职工有100万人以上,其管理费用每年高达18亿-20亿英镑。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认为“福利主义”、依赖心理导致了道德堕落。她宣称:“我们要坚持适当的原则,即根据我们的经济能力作出我们的安排。”……撒切尔夫人政府较大幅度地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淡出”,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向“基本安全网”方向转化,只负责使社会上的失败者和弱势群体无冻饿之险,同时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防止“不积极寻找工作”的失业者申请补助,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私有化,倡导自由市场和竞争。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创造了经济奇迹,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达到2%以上,其中1982年-1988年均在3%以上,当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英国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
——摘编自《试论“撒切尔革命”对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016-11-27更新 | 12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票证是人类近代历史的见证,从中可以认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   认识“新政”这是一张1933年价值1美元的“折扣券”


“折扣券”是今天美国“福利券”(foodstamps)的前身,主要用来购买食品(不得购买奢侈品),它可以在参加政府项目的所有商店里使用。福利券至今仍在美国广泛使用。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这张“折扣券”撰写历史背景说明。

角度二   认识“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一张北京市粮票


(2)依据范例,在图片上标出与“计划经济”相关的信息,并写出其特点。结合所学,说明粮票消失的原因。

角度三   认识“福利国家”


这是当今法国人的社保卡


法语Vitale的译义是生命、生机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二战后法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为视角,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1-01-23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各国鉴于惨痛教训,大萧条之后纷纷设立了社会福利制度"。此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事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需要进一步鼓励士气和增强社会团结,这也推动了西方福利社会制度的确立。1941年,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的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1948年,英国首相丈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

——摘编自杨敏郑杭生《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

材料二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福利生产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社会力量,得以迅速发展。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福利生产发展的某些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为此民政部于1992年发布《关于加强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工作的决定》,强化了福利企业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一部分地区建立了孤残儿童福利院;对职工福利改革幅度较大的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国家对职工福利基金提取办法也作了适当调整。把职工福利分为共享和变动两部分,共享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方面的需要,变动部分用于发展的需要,在福利基金的使用上,尽量做到对职工更福利。从1978年民政部倡导兴办社区服务业以来,社会服务在全国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到1992年,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已达11.2万个。为了规范社会服务业,1993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家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

——摘编自刘翠霄《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主要举措,并说明我国社会福利制度与西方福利制度的本质区别。
2021-05-26更新 | 3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