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62 题号:579158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业。”
——清 雍正帝
材料二:“(老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
材料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 李绅 《悯农二首》
材料四:“……(农民)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五: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渐步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请回答:
(1)依据一、二、三、四材料分析概括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依据材料五说说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
【知识点】 小农经济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中国古代经济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明特色。在这一文明体系中,农业经济地位举足轻重,在此基础上,商业活动也逐渐繁荣发展。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葺屋植树,敢致功力。

——《旧五代史周太祖纪》

材料三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四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材料五   


(图中画有斜线的区域为商业区)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小农(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中不利于小农(自耕农)经济生存的因素并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存在的内在矛盾之处。
(3)依据材料五,分别概括唐都长安与北宋东京的商业区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变化背后的原因。
2021-12-03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绸布掺,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官营手工业借用政治特权占据强大的垄断地位,国家又掌握着对流通领域的控制,这一切使得私营手工业在劳动力、原材料、市场、技术设备等方面均处于被挤压的劣势。而控制着大量资源的官营手工业的许多产品却不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因而也限制了市场的扩大,严重阻碍了私营手工业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赵屹《浅析明代官营手工业组织管理机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官营手工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9-05-07更新 | 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二与图三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2018-04-10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