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祖国统一大业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 题号:579958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认证会2010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

——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本来要到拉萨参加庆祝大会,到了成都后因故未能成行。由中央代表团团长谢富治在大会上讲话,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祝贺。张国华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作报告,总结了在西藏15年来的工作。阿沛·阿旺晋美做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峡两岸学者认证《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的主要用意,分析其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的意义。

(4)中国中央政府针对台湾和西藏实施的政策或制度有什么相同点?

17-18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美国的发展状况引发世人关注。

兰德公司是美国的一个智库,它先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继而又扩展到内外政策各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下面是兰德公司不同时代研究中国的出版物结构图。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美国当代中国研究》

(3)依据材料概括兰德公司关于中国研究的特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018-09-13更新 | 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材料二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材料一、二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三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四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急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

——摘自台湾《中国导报》

(1)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是什么?后来又有何发展?

(3)材料三与材料四在祖国统一上有何异同?

2018-01-23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后初期,随着美苏冷战的愈演愈烈,一向被美国政府视为“边远地区”的东亚也逐渐被纳入冷战体制,成为美苏较量的重要战场。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我们必须完全控制日本和太平洋;必须复兴中国,在那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朝鲜我们也应当这样做。”这实际上确立了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

——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侵越战争表明美国的全球干涉政策走到了极点,也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反战运动不断高涨,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整个国家处于分裂的边缘。在越南,虽有装备精良的50万美军,但仍取胜无望。由于深陷越战泥潭,美国与苏联和盟国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国的变化。……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关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的长篇报告,强调:“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材料三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出任新一届美国总统,出于从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战略出发,美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密切美台关系……1955年1月28日,美国策动新西兰出面,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讨论台湾海峡(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停火问题”,目的是使台湾问题国际化。2月14日,蒋介石答中外记者时说:“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

——邓小河《蒋介石三次抗拒美国图谋分裂中国内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基调”和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亚洲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3)材料三表明蒋介石对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态度是什么?
2019-08-25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