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30 题号:580837
由江南机器制造局发展而来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不仅是中国市场价值最高的超大型国企之一,而且是在世界造船业中的佼佼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局是自强运动几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预算最多的一个,除了开设当年投资约25万两的费用之外,其后早期主要经费来自于淮军的军费,后来1867年时曾国藩获得许可从上海海关取得百分之十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1869年又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这相当于每年有至少40万两以上的经费。
制造局最高领导人是督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均曾担任,但晚清大多时期是由李鸿章担任,督办以下为行政主管,早期由李鸿章选任冯焌光和沈保靖为行政主管,并由上海道台(1865年时为丁日昌)加以兼督,实际的机械管理方面的工作则多由西方人负责,例如早期的首席工程师霍斯(T.F.Falls)为美国人。
——《中国工业多个第一的江南制造局--说古论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江南机器制造局的性质,
材料二: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建国以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2002年版普高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现名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国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1994年,江南造船厂进入全国百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行列,1996年顺利实现了公司制改造。目前,她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船舶造修企业之一,是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是首批40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单位之一,全国首批6家技术创新重点单位和16家国外智力引进试点企业之一。
材料四: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06年,中船工业集团公司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9%、16.9%和11.5%,在世界造船集团中的排名仅次于韩国现代集团,均位居世界第二。
除了三大造船指标外,中船集团公司在最能反映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的销售利润率这一指标上,更是达到了10.93%,不仅比2004年的1.15%和2005年的3.25%有了大幅提升,而且预计超出韩国现代集团近4个百分点,位居世界造船集团之首。
据统计,2006年,韩国现代集团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为1230.1万载重吨、2652.3万载重吨、5053.5万载重吨,均位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而中船集团公司分别为602万载重吨、2270万载重吨、3330万载重吨,均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分别比韩国现代集团少8.2、2.8和5.9个百分点。
——《历史铸就的辉煌——寻访江南制造局的成长历程》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应了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发展的历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船集团公司发展的历程。
(3)分析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取得材料四所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晚清某运动的重大活动。

材料三 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此运动的哪三项活动内容?并列举此活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至少三个)?
2019-04-01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读下图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四幅图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存在过的哪几种经济形式?
(2)说说图一所示的经济形式的特点?鸦片战争后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
2018-05-10更新 | 3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有关山东经济发展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清代刑部抄挡》记载,嘉庆年间,在淄川的煤矿,有矿主康甫得雇佣佣工李新孔入煤场工作,议明每日工价京钱250文。

材料二 1868年,瑞蚨祥在山东济南成立,1893年设立了北京分号。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三 1887年5月,李鸿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淄川铅矿、1887年,山东巡抚张曜又主持开办了淄川煤矿。第二年开始使用少量机器进行开采。

材料四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哪一新现象?此时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材料二、三中瑞蚨祥与李鸿章、张曜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3)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指出材料中毛泽东主席所说瑞蚨祥“历史名字要保存”的历史背景。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
2019-08-27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