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65 题号:584009
甲:“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就是好地方,报春鼓点先敲响。三年买进三大步,梧桐引来金凤凰。”甲乙比较,乙所描述的景象出现于: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进程中
【知识点】 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80 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改革开放大规模引进外国农产品
2019-01-09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1980年12月,我国颁发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2019-07-18更新 | 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D.完善了人民公社体制
2016-11-27更新 | 4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