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1 题号:584443
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有关吏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由中及西

不管叫什么名称,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封建主,即皇帝统治,而由一个极其庞大的机构掌握管理;这个机构就是从“文士贵族”中任用的非世袭的文官系统,或官僚系统,或官吏阶层……很多家族可以上升到“文士贵族”的地位而重又衰落下去

——【英】李约瑟《现代中国的古代传统》


请回答:
(1)简述自皇帝制度以来古代中国为“庞大的(国家管理)机构”选拔文官制度的主要演变过程。
(2)既然“中国的制度确实和欧洲人所知道的任何制度不一样”,那么请换一角度,谈谈相对于同期的古代中国,中世纪的西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具有哪些显著特点?
2019-11-06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2016-12-13更新 | 1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嘉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陆炬帝大业元年(605)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刚天长安二年(702)   始置武举
3.束太宗淳化三年(992)   殿试弥(糊名)
4.宋真宗案德二年《1005 )   殿试誊录
5.明宣东宣德二年(1427)   南北分卷
6.明宪家咸化二十三年(1487)   八殿文定型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2022-02-09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