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5934186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
A.美苏两国争霸斗争激烈
B.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
C.联合国失去了公平正义
D.联合国成为美苏斗争的舞台
2019-02-13更新 | 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56年,赫鲁晓夫指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赛中,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进行干涉”。由此可推知
A.赫鲁晓夫改革取得积极进展B.苏联已取得冷战主动权
C.苏联主动放弃霸权主义外交D.美苏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2021-04-28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两欧为其商品市场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恢复两欧社会经济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2016-11-27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