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 文学的主要成就 > 浪漫主义文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5944920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由的追求。这位诗人是:
A.雪莱B.雨果C.拜伦D.巴尔扎克
【知识点】 浪漫主义文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解冻文学
2016-11-27更新 | 2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有一种文学流派深感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枷锁,于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地位。下列作品属于这种文学流派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约翰·克里斯朵夫》D.《老人与海》
2018-03-10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浪漫”一词原指中世纪时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多以英雄冒险与奇妙经历为主。到了18世纪后半期,此词用来比喻与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中的世界,和“野性”“幻想”“不可思议”等形容词相近。“浪漫”词义的演变反映了
A.对“崇尚理性”的反思B.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C.社会发展已经停滞D.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
2021-01-16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