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594558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英国
政治制度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装备陈旧、军纪败坏船坚炮利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殖民扩张

材料二   1840—1900列强侵华战争及中国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中英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内容割地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________
赔款2100万银元白银2亿两白银4.5亿两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沙市、重庆_______
其他条款协定关税开设工厂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2)依据材料二,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在“开埠”方面出现的变化,指出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简要说明《辛丑条约》的内容体现了此时清政府与列强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归纳1840—1900年列强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军民抗争起到什么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

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主要方向方式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官费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
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官费自费各半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表一

高潮时期主要方向方式规模及代表人物
民初
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庚子赔款赴美,
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方位,欧美发达
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李彦宏、张朝阳等

表二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1)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同治时期相比,光绪年间中国留学教育有哪些变化,

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表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2018-02-07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日,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光辉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1931年和1937年为界,日本侵华战争达到了一个高潮。                                                 

     ——《漫话抗日战争》    

材料三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材料一诗中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所说“1931年和1937年”分别指日本发动的哪两次侵华事变?中国哪次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年抗战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国际意义。
2020-05-27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895年,日本趁中日战争之中清政府败局已定,窃取钓鱼诸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材料二: 当清政府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鸣锣罢市,集会示威,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抗敌了日军。他在临终前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材料三: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材料四: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钓鱼诸岛”是在中日哪场战争之中被日本窃取的?请写出:这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据材料二,举出当时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两位(除徐骧外)据材料二回答,台湾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台湾光复的具体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重要地位。
(4)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9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