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新思想的萌发 > 魏源与《海国图志》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 题号:5971981

阅读下列材料: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人物速写人物编号人物人物速写
梁启超号称“饮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林则徐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著有《海国图志》一书李大钊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者曾国藩创建了“湘军”

请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8个人物分为四类(要求:写序号即可,每类两人。)

(2)分别概述这四类人物西学的主张。

(3)按照李鸿章和陈独秀的思想,他们各自引导了什么运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

明末清初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西方绘画技法、西洋乐器、教堂、圆明园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
战争后
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弑父之仇》(莫泊桑著)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时期或两个时期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7-09-06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奇技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人们一般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二   从“臣民”到"国民”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这一称呼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


(1)依据材料一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1-10-13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教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洋务运动“适应时代潮流变革开始”与“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2021-02-04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