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9 题号:599197
19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梅光迪说了这样一段话:“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与文之文字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吾辈言文学革命,须谨慎以出之。尤须先精究吾国文字,始敢言改革。欲加用新字,须先用美术以锻炼之,非仅以俗语白话代之即可了事也(俗语白话固亦有可用者,唯必须经美术家之锻炼耳)。如足下言,乃以暴易暴耳,岂可谓之改良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是梅光迪针对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学革命而发出的
B.梅光迪对文学革命中的白话文改革持反对态度
C.梅光迪认为白话文没有美学价值,没有用处
D.梅光迪对于文字改革的态度严谨认真,有可取之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五四运动前后,“改造中国”成为非常流行的政治口号。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题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的演讲,梁启超等创办了名为《解放与改造》(后改称《改造》)的刊物,新民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C.社会变革的需要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8-12-02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
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016-11-27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当时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变化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未发生根本变化
D.西方启蒙思想对胡适影响不够深刻
2022-03-12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