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1 题号:59970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朝——举孝廉
B.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D.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不利于中央集权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2012年7月1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科举制之美》一文:“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外交家等,通过科举而施展才华,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这充分说明了
A.科举制完全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社会实用人才
C.科举制彻底抛弃门第等级观念D.古代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2016-12-13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据记载,顺治十六年( 1659 年),命“考官于论题间出《孝经》……”雍正元年(1723)规定“自雍正元年会试为始,二场论题宜仍用《孝经》”。清朝在科举考试中强化孝的最主要目的是(       
A.形成敬老的社会风气B.选拔忠于清朝的官员
C.以孝道加强中央集权D.促进孝道观念的传播
2018-05-22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材料说明
A.科举取士开始于南北朝
B.当时婚姻和官位是衡量人品的唯一标尺
C.当时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
D.当时为官清廉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2019-03-04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