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67 题号:599829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断代史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有以政权存亡为外部框架的取意。这种取向,从中国古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很长时间中,在中国学者中自然流行。……(其)相对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治和国家制定的各类制度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日益转入对地方社会特定人群的信仰、话语、生活状况和宗教、家族等……的考察,社会学的方法论色彩在这种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20世纪最初20年间提出了所谓“宋代近世说”和“中国文化漂移论”。……他是要说明:中国的“近世”,早就发生,如同一个生物有机体,自己早就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是无可救药的了。不过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义,已经飘移到了日本。
——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
请回答:
(1)中国学者传统的划分历史阶段的依据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学者研究历史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文章作者是如何理解内藤湖南的观点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



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
2019-10-16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片中的中外交往

(1)上述图片所示内容中,可用作探究中外交往的原始史料有          (填字母)。

(2)按时间顺序,对上述图片所示中外交往内容排序:(填字母)

(3)概述从汉代到清代中外交往的趋势。

2018-01-23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报道节选

12月18日12月17日,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东京日日新闻》稿件的标题是《烛照青史,南京入城仪式》《战绩显赫的各部队,肃然整列,松井大将威风堂堂阅兵》《气贯长虹的巨幅画卷》等。这些都刊登在12月18日的晚报上。其报道中写道:
是《君之代》,是国歌《君之代》,是在敌人首都回响的《君之代》。在《君之代》的演奏中冉冉上升的日本国旗,熠熠生辉的日本国旗,日本国旗升起仪式开始了。有哪儿的太阳旗能比这一天这一刻的太阳旗更有意义呢?
12月19日《敌人的遗弃尸体八九万(南京攻城的战果)》报道说:“上海军队发布消息:一、在南京攻城中,敌人遗弃的尸体数量不下八九万,俘虏数千。

——据【日】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整理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军士兵有关日军入侵中国南京的战地日记节选

目黑福治日军第十三师团山炮兵第十九联队第三大队的士兵12月17日晴南京城外上午9时从宿营地出发,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盛大的司令官南京入城仪式。下午5时,前去执行枪杀一万三千名敌军俘虏的任务。两天时间,山田部队枪杀了近两万人。好像所有部队都把俘虏枪杀了。
12月18日晴听说聚集在南京城外的部队约有十个师团。休整。下午5时,枪杀了约一万三千名俘虏。
远藤高明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六十五联队第八中队少尉军官12月17日晴早上7时,派出九名士兵去幕府山顶担任警戒。为了参加南京入城仪式,我联队派部队代表第十三师团参加。上午8时我和小队的十名士兵一起出发,由和平门进城。……晚上,为了处决剩下的一万多名俘虏,派出了五名士兵。
12月18日凌晨1时,由于对俘虏的处决不彻底,仍有活着的人,上级命令我们出动,参与清理。……从下午2时到晚上7时30分,为了清理一万多具尸体,小队出动了25名士兵。

——据【日】小野贤二、藤原章、本多胜一《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皇军士兵们》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日军士兵战地日记和《东京日日新闻》对中国军队伤亡的记述有何差异?你认为哪一记述更接近于历史事实?说明理由。
2020-04-11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