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 欧盟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601058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哲学、罗马法和基督教义作为欧洲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经近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已被重新“化合”,成为欧洲统一的文化基础。……“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而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摘自《教学参考》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   与欧陆间若即若离,在英国有悠久传统……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被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元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23日,经全民公投,英国脱离欧盟。

——整理自人民网、《环球时报》《新京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2004年欧盟扩大的背景。据材料二,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 欧盟的建立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合作与发展是世界经济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区域间合作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与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盟是全球最为成熟、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历了长期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联合,走向统一。欧洲联合思想萌发于中世纪。长年的战争使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和睦统一的欧洲。据说最早系统提出欧洲联合思想的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但直到19世纪,欧洲联合还只是梦想。到了20世纪,在短短的30年里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炮火的摧残和创伤。欧洲领导人从中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只有走向联合才能长时间避免战争,只有统一才能享受太平,于是有了欧洲一体化。

——赵晓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改革》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深化与扩展,铸成了当今世界上一体化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强、政治影响力最大的区域合作集团。欧洲一体化机构的建立与发展、政策的确立与实施、成员的培育与吸收走过了艰辛、崎岖的道路,经历了众多重大事件。一体化进展从以共同经济政策为主的组织提升到具有经济、政治与安全功能的联盟,再从此地区组织扩充为泛大陆集团的三大阶段。但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新老成员国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特别是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彰显。

——邢骅《欧洲一体化风雨兼程五十载》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正值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进。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顺应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需要,符合参与各方的根本利益。其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旨在建成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摘编自苏格《全球视野之“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对欧洲的影响。
(3)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意义。
2021-11-18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掠夺,大量的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美洲的白银首先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流向欧洲其他地区。由于白银供给数量的增加,西欧货币充足,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投机活跃。

──刘英涛《对中国融入世界几次机遇的思考》

材料二   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三   欧元纸币图案是奥地利纸币设计家罗伯特·卡利纳所设计。各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盟12星代表了欧盟国家之间的活力与和谐。背面主图案是桥梁,象征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各种门、窗、桥梁图案分别代表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引起西欧出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美元时代”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美元时代”确立的有利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欧元纸币图案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哪一时代主题?并简析欧元诞生对欧洲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020-02-05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走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三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简表

时间关系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60年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
1961年9月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
1967年5月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再次遭到拒绝。
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也受到严重拖累。
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
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
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

——摘偏自《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近代英国“独待的发展方式”,并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其定墓石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

2018-03-02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