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612695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温……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朝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

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二在长江流域早期开发中,畬田开发是一种典型形式。“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至今在我国四川、云南等长江流域仍有所见。

——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汉代至清末江淮较大水灾统计

朝代西汉
每百年次数15.223.475.7262.9

——《长江流域水患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进程和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流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长江流域开发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对目前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有何认识。
2021-01-27更新 | 2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面两图分别为现代学者研究的唐朝主要诗人及宋朝主要词人在现代地图上的分布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比较两图,提取一项有关唐宋诗人(词人)分布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3-07更新 | 1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社会政治因素和地理自然因素都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和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概括指出古代农业中心①地区(黄河中下游)衰落、②地区(江浙地区)兴起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2020-11-21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