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6139718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

规定阿拉伯、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家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联结)。……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所作决议的基本内容。

(2)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是何时取得的?该决议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认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中东问题之所以棘手的症结何在?

【知识点】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住于印巴之间,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近80%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印度利用信奉印度教的王公控制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克什米尔加入印度,此举引起当地穆斯林和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在印度军队进入克什米尔后,巴基斯坦也出兵克什米尔,由此爆发第一次印巴战争。经联合国调解,双方于1949年1月停火,7月划定军事分界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的3/5地区和400万人口,巴基斯坦占有2/5地区和100万人口,然而,这一协议并没有解决双方的争端,而是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1965年8月,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双方军队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展开激战。战争持续到9月下旬,但任何一方都未取得明显胜利。9月23日,双方宣布停火。次年1月,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签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将各自军队撤回战前阵地,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冲突产生与暂时无力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巴冲突的主要影响及启示。

2018-04-28更新 | 10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人的航海殖民活动活跃,印度的厄运开始了。从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以来,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三个多世纪。二战后,英国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推动之下,被迫宣布印度独立。

材料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问题。

材料三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

材料四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漠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千米。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请回答:

(1)从材料来看,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

(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为何没有明确规定该地区属哪一国或该地区的哪一部分属哪一国?

2018-03-09更新 | 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3—1914年西姆拉会议召开期间,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在会外以换文形式同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秘密炮制了一条新的中印边界,即“麦克马洪线”,把边界从山麓向北移至喜马拉雅山山脊。历届中国政府对此都没有承认,当时英国政府不敢公开把该线画在地图上,直到1936年,这条线才出现在英印地图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主张“中印双方应该考虑历史的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两国边界。”而印度独立后却继承了英国对中印边界的划法,并利用中国忙于朝鲜战争之机,加快向“麦克马洪线”推进,于1951年完成了对该线以南九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吞并,而且宣布把包括“麦克马洪线”在内的、印度单方面主张的整个中印边界视为不容更改的正式边界。从1961年起,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开始大规模越过传统习惯线,妄图以武力实现其所坚持的中印边界。1962年,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痛击印度侵略者。至此,中印关系全面恶化,外交关系一度由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摘编自康民军《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原因探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的影响。

2018-05-25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