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 朝鲜战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6140702

中国参与朝鲜战争有“得”也有“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美军压境,想到美国支持蒋介石的往事,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毛泽东不能不有“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之感。加之苏联领导人的一再鼓动和提供无偿援助的许诺,毛泽东终于下决心派大部队赴朝作战。

——《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世人才知道战争真相》

材料二首先,中国在朝鲜的军事胜利为它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了大国的地位。牛津大学战略学教授罗伯特·奥内尔指出,从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开始,在此后的三年战争中,中国冒升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这一成就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去近30年中源源不断流向中共的苏援饷械所带来的结果。与毛泽东及其同事不诚实的声称相反,中共若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永远也不可能获得这一成就的。其次,中国成功地以出兵朝鲜换取到了大量苏援,为中国的军事、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出兵朝鲜最新揭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参加朝鲜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二回答,对中国而言朝鲜战争有何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巨大损失?

【知识点】 朝鲜战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随印“命令美国的空海部队给予 朝鲜政府部队以掩护及支持”,并命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中国台湾海峡。美国认为如果不 把日本作为美国的后勤基地,在朝鲜半岛以美国为中心的联合国军就难以维持,并要求 日本政府派遣扫雷舰队到朝鲜的元山等海域参加扫雷作业,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10 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附近。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交战双方进行了五次大的战役,美国试图继续向朝鲜增兵,但已力不从心。杜鲁门回忆说“我从来没有使自己忘记,美国的主要敌人 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宫里”。1951年6月,美军建议停战和谈。谈判开始时,美方盛气凌人,在连续发动的军事进攻遭到强力回击之后,美方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1953年7月,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摘编自高嵩峰、王小雪《抗美援朝战争始末及历史评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最终选择和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2020-05-10更新 | 2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与台湾问题息息相关。1950年夏,美国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战略方向对中国形成威胁。与此同时,解放军在金门战役中严重受挫,原先设想在当时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解放海峡宽阔的台湾就显得困难重重。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几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以“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抵达基隆港,受到热烈欢迎。

在美国出兵台湾3天后,中央便决定将攻台日期无限期推迟;美国出兵台湾也促使毛泽东等领导人下决心出兵朝鲜。从7月上旬起,中共中央开始抽调战略预备队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当时苏联出于中苏同盟条约的规定,同意以空军保护我国内地,并在国际上牵制美国。10月,应金日成之邀中国志愿军出兵朝鲜,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由此打响。

——摘编自徐焰《抗美援朝与台湾问题》(《领导文萃》2016.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美援朝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新原因。

2017-04-03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随即出兵朝鲜半岛,派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并加强日本、菲律宾的军事力量,大力援助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从而对中国构成半月型包围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亚洲的第一战即以失败而告终,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美国从内战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全胜者,军事战略从来都以全面胜利为终极目标。但在朝鲜战争中,经过我军的强力打击下,美国总统杜鲁门迫于国内形势的压力和主要盟国的忧心抱怨,开始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尽可能稳定三八线附近的战线,寻求停火。

——邹玉杰《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19486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8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1989119日下午6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并提炼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前因后果”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全面分析,合理解释)
2022-03-25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