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1 题号:6152816
下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1953年和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
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
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
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创作于1954年的素描《劝父亲人社》,这一作品
A.旨在动员农民积极参加人民公社B.体现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风格
C.意在刻画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D.反映了变革年代中的社会动员
2019-07-11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1952年,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比为20.6%,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占比上升为85.6%。这主要是因为
A.土地改革完成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市场经济建立D.三大改造的实施
2020-07-28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2016-11-21更新 | 10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