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大众传媒的变迁 > 报刊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3 题号:6174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材料三:事实上,白话文的推行,近代报刊是先行者。比如近代小说采用白话,间接因素是缘于西方小说叙事手法的影响,其直接原因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白话趋势,促使小说章回体市场锐缩,转而积极与报刊白话文化融合,以适应一般读者的审美习惯和阅读需求。
——《中国出版史料》
材料四:及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嵎自固,讵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冯自由 《广东报纸与革命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申报》登载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结合图片概括《申报》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回答近代报刊推动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
【知识点】 报刊业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后两个世纪,数百名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教,以传教士为媒介,促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交流活动。明朝末年,朝廷开设历局,聘请传教士参与,修成《崇祯历书》,颁行天下。康熙亲政后,传教士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副,掌管监务,专用西洋法。清朝时期,梅文鼎融会中西,对传统九章算术和西洋数学取长补短,著成《中西算学通》。康熙47年,在传教士主持下我国首次用近代科学方法绘成《皇舆权览图》。乾隆26年,法国传教士蒋友仁手绘《坤舆全图》,详细介绍哥白尼“日心说”。与西学东渐同时,中学也开始西传。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甚至壁纸、轿子、折扇等手工艺品在欧洲风行一时,成为上流社会争奇斗富的象征;传教士从中国寄回和带来的大量报告、书简、著述以及翻译书籍纷纷问世。如《中国通史》《孔子传》《中国孝道》《中华帝国全志》等。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清廷屡战屡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天朝上国”门户大开,“海禁”与“教禁”已成往事。传教士传教及出版活动开始由南洋、东南沿海一带“光明正大”地“踏入”宁波、上海、北京、汉口等腹地,大量传教士书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世纪40至90年代,传教士共创办中外文报刊 170 余种,占中国同时期报刊总数的95%。1868年9月,林乐知创办《中国教会新报》以“联络教会,造就信徒”。可该刊宗教信息逐年下降,非宗教信息逐年升。1872年8月更名为《教会新报》,开始脱离“神理”传播的旨归。1874年9月又更名为《万国公报》,成为“推广与泰西有关的地理、历史、文明、政治、宗教、科学、艺术、工业及一般进步知识的期刊”。

——摘自吴琼 戴海波《晚清传教士报刊实践及历史价值》

材料三 《万国公报》内容节选

1894年7月卷66《朝鲜纪乱》:“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则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戎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

1894年9月卷68《中日朝兵祸推本穷原说》:“然而日本之心,岂真厚爱乎朝鲜哉”!“日本狂妄,不加痛剿,定然为祸天下!”

1895年1月卷72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论》: “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之,中国至今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1895年7月卷76《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又按中国素轻日本,谓为不过朝鲜之流亚,故日本与朝鲜立约,称为平等之时,毫不过问,岂不曰中国固加于日朝一等哉……中国不谙外事,惟知高自期许,于他人蔑视之耻,偏淡焉其若忘。呜呼,惜哉!吾甚愿中国化其视日朝为平等之心,并化其自视加入一等之心,遂化泰西视我为降等之心,则中日可为同等者,东西亦无异等,耻辱雪而等威定矣。”

1896年10月《泰西之学有利于中华论》:“谈天理,将人伦,不出于中华之下,亟需中国人学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晚清西学东渐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晚清西人媒体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26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文人经商风潮,对文人学士而言,通过文字谋利,是他们比较容易参与的商业行为,于是一批士人书商出现了。大量文人在自己熟悉的图书领域寻求生计,进一步加速了书籍商业化的进程。此时出书品类繁多,数量庞大,鸿篇巨制频现,无论经史,还是日用类书、通俗小说,都以惊人速度发展。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皆为重镇,常熟、湖州等地也在书籍出版领域拥有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借助江南地区优良的水路交通条件,整个区域联结成成熟而活跃的书籍刻印出版和消费市场,并与福建、江西、两湖、江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等地域形成全国性的书籍交流网络。

——摘编自章宏伟《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等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输入西学,启蒙新知,一时间,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900-1911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洋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的总和。庚子以后,清政府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抓住机遇,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商务印书馆陆续出齐了成套的《最新教科书》,因销路十分广泛,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揭开了小说出版史的新篇章,其表征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1903-1911年的9年间就出版、翻译小说2377种。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使之成为了清末三足鼎立的出版主体之一。

——摘编自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及其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出版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背景及影响。
2021-09-19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列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原本是一起影响甚微的地方冤案,情节与《水浒传》中潘金莲毒死丈夫武大郎极为相似。当《申报》偶然将这则奇闻异事登载出来时,恐怕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它会发展为一桩社会关注度极高且惊动京师的大案,最终在慈禧太后直接过问下,经过刑部重新会审,冤案得以昭雪。而后更是通过新闻报道,文人笔记乃至电影电视剧的各种记载与改编,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材料二   德雷福斯案(犹太人德雷福斯,见习上尉军官,被法国陆军总参谋部诬陷为私通德国的间谍,被以叛国罪判处无期徒刑,革除公职,终身流放大西洋中的“魔鬼岛”),这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冤案。由于案件本身的艰难性与复杂性而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冲突。而该案的平反却有十足的“现代性”,除了其家人不断上访外,议会政治和现代媒体的深度介入,都让这个案件在社会上得到了持久而深入的讨论,使制造冤案的成本无限升高,最终得以昭雪,法国陆军总参谋部也因此一度声名狼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冤案发生及得以平反的原因。
(2)德雷福斯案对比杨乃武案得以昭雪的深层原因有哪些?
(3)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现代传播媒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021-09-28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