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5 题号:617930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都出现了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一些思想家开始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实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实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樊迟问之,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公元17、18世纪,东西方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相似之处,反映在思想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
——卢梭《社会契约论》
(注:“公意”是指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评价其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孔子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孔子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黄宗羲和卢梭身处不同国家,却能够产生相似思想的原因。
(5)黄宗羲、卢梭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施?请阐明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2020-10-17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人把农耕看作对自然法则的臣服,认为人通过劳动可与自然及神的力量接触而不朽。随着劳动分工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奴隶的普遍化,贬低劳动的观念产生,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贬斥尤为明显,进入中世纪,劳动被视为上帝对人的惩罚,神学家们视劳动为人类抵御欲望诱惑、实现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

——摘编自付长珍、王成峰《从生产自身到发展自身--西方劳动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儒家经典《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指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材料三   墨子在《墨子非命》指出:男人当“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妇女须“凤兴夜寐,强乎纺绩织,多治麻丝葛绪布”。为此,他还提出了“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著名论断。

——摘编自罗军伟《论墨子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西方劳动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儒家和墨家学派对生产劳动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学派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认识。

2020-08-07更新 | 8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三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2018-11-12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