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 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 题号:6198726

500年前后起,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图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三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图

材料二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写出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主要推动因素及其作用)

(2)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哪些努力?

(3)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经济一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英国就逐步走上了法制社会的道路,从法律上保证了商品、资金和劳动力正常、合法地自由流通,在清教徒革命后,英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与宽容的政策,清教徒雄心勃勃、敢于创新,给英国社会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

——孔繁刚《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APEC的成立使浩瀚的太平洋不再是地理上的阻隔,而成为联结亚太地区众多经济体的纽带,但是APEC成员数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在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多样性,这在客观上给APEC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独特的运行方式和指导原则为APEC合作提供了充足的制度空间。

——刘晨阳《APEC30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回顾与展望》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来取了变革经济措施,努力改变政府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到了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出现了新浪潮,这些企业并购事件遍布世界各国,囊括了所有发达国家和几乎全部发展中国家。这次企业并购,不是简单地为了追求经营管理与生产规模的合理性,而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力求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扩大的优势。

——王国平《全球企业并购新浪潮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性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开放性的特点对英国此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APEC”的中文名称及其“独特的指导原则”。简析“APEC”成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潮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

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

——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

材料二   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

(3)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你认为世界各国该如何应对?

2018-12-03更新 | 1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至18世纪,西欧对外贸易空前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三角航程构筑起大西洋经济体系,形成了“大西洋世界”。在大西洋沿岸各国和地区间,欧洲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美洲提供原材料和农产品,而非洲提供劳动力。通过这样一个巨大的商路网,商品有规律地流动着,大西洋周边地区的距离越来越近。到18世纪中叶,曾经繁荣的地中海周围的城市呈现出衰败与萧条的景象,而巴黎、阿姆斯特丹与伦敦一改1500年时的旧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使世界经济走出大西洋时代,迈向太平洋时代。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越来越红火,是太平洋时代正在来临的明显征兆。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并就该组织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利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有亚太经合组织临时章程之称的《汉城宣言》采纳。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与考验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讨论和关注的议题,开始超出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社会等领域推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早期“大西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经济“迈向太平洋时代”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对亚太经济发展的贡献。
2022-02-28更新 | 30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