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9 题号:6198728

世贸组织(WTO)是一个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心得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也以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以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近代以来,哪些技术的发展使世界越来越小?“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经济和贸易秩序,……截至2007年11月,世贸组织共有成员国151个。

(2)根据材料,指出世贸组织的任务是什么?它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

(3)上图所反映的事件在哪一年?这一事件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各有什么积极作用?

(4)上图所反映的事件也给中国带来了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式下,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蓝图,并总能从其历史中找到注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蓝图”是从世界主义出发的。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自1949年以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工作,一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蓝图指导之下进行的。……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独辟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上,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类似。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博鳌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试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具体实践。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实现“世界蓝图”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角度,概括指出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蓝图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4)材料四中“现有地区合作机制”是指什么?2015年博鳌论坛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此,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2016-12-13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二   1947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了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以上两则材料皆选自高德步、王玉《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国际在线网(2016114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后来,它被哪个国际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当今世界贸易体系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的变化。
2021-01-18更新 | 2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2023-01-31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