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6199666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主要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结果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结果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结果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和赫们特·齐格勒认为,在斯大林领导时期的苏联,国家“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而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下列不属于“外界复杂心情”构成因素的是
A.苏联利用农业集体化提高生产效率B.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C.苏联经济在斯大林时期已臻于极盛D.苏联的计划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7-08-08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2】到80年代初苏联社会几乎所有阶层无一例外地因无自由而痛苦,经受着心理的折磨。知识分子想得到完全的民主和自由。大多数职员需要更好的组织和劳动报酬,特别是公平的分配社会财富。一部分农民希望成为自己的土地和劳动成果的主人。这主要说明
A.苏联的极权体制已失去存在的合理性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提上日程
C.美苏争霸的形势影响了苏联民众的生活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苏联改革失败而丧失
2016-12-12更新 | 2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3】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为:重工业完成计划的121.39%,轻工业完成85.4%,农业完成76.9%。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农、轻、重比例失调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D.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2016-11-27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