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6207067
《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者在评价苏(俄)20世纪20年代的一项经济政策时说:“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它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它实行的是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该经济政策
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021-07-23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收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16-11-27更新 | 5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俄国史》:“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的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暴乱的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1921年2月28日,15000名水兵参加暴乱,参加暴乱者多数是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这说明(     
A.苏维埃政权面临反动势力的攻击
B.西方国家对苏俄实行“和平演变”
C.理想化的政策在现实中遭受挫折
D.建立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2022-07-12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