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 经济特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1 题号:624014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珠海等四个城市首选为特区的原因不包括(   )
A.与港澳等为邻,这里靠近国际市场B.与其他城市相比,工业基础雄厚
C.许多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所在地D.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发表文章写道:1988年人大通过了建立()省和()经济特区的决定,21年后国际旅游岛规划起步,30年后岛自由贸易区之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括号中应填
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雄安
2019-05-31更新 | 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的有利因素包括
①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 ④海峡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7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深圳蛇口工业区建设的第一项工程是港口码头,由于吃“大锅饭”,工人干劲不大。为调动积极性,工程处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超定额者,然而1980年4月,这一奖励制度被勒令停止。一向有挣脱现行体制内“大锅饭”设想的袁庚拍案而起,4分钱的“官司”一直闹到了中南海,经批示,在8月重新恢复了超定额奖。结果,工地运泥量又从每人每天20车猛增至100车以上。这说明
A.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前提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被拉开
C.突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
2018-06-1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