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6242690
唐代应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 工商殊类。低于工贾的部曲、杂户、奴婢等当然更无权参加科举考试。即使具有良人身份的农民,因为生活贫困,能够读书应试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本质上说明
A.科举考试应试资格有严格限制B.科举制度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科举考试限制了社会人才流动D.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更加狭窄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宋朝官员升迁的重要原则是“资格优先”。资格包括官员的“出身”(入仕途径)、履历、品级、任职年限等。资格优先在宋朝长期实行。这个原则
A.削弱了君主的选官权力
B.预示了科举制度的衰落
C.有利于防范门阀政治
D.导致官员素质的下降
2018-06-07更新 | 2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1%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A.降低了基层官员的地位B.选拔人才注重基层经验
C.考试选拔程序严谨公正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1-10-16更新 | 5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汉代“察举孝廉,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唐代“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明清“唯经义、尚八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材料表明汉至明清选官任官制度的变革
A.开始由贵族政体向官僚政体转变B.实现了文化素养与治世才干的结合
C.反映了专制皇权对思想控制的加强D.体现了选贤与公平的人才选拔原则
2020-05-28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