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6287065
1940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对敌人经济斗争的指示》,明确规定不放任和禁绝日货输入及土货输出,各抗日根据地必须以抗战的利益为贸易政策的出发点,反对只图目前或局部利益。下列做法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凡对于抗战必需品准许人口B.凡抗战非必需品收重税或禁止人口
C.准许一些适当的土产品出口D.商人可自由进行进出口贸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表是1937年、1941年、1945年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简表,据此可知
年份战争之出(法币:单位百万元)财税收入(法币:单位百万元)
1937年1167870
1941年109332024
1945年1268031216516

A.国民政府财政税收全面崩溃
B.国民政府财政困难日益严峻
C.H本侵略促使国民政府改革赋税制度
D.日本侵略破坏了国民政府的行政体系
2019-06-10更新 | 1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这些举措(     
A.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B.使中国后方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C.有利于保存民族工业的基础力量D.是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战略需要
2023-02-03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从1937年8月至1940年底,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的努力下,国民政府组织东部工业大规模内迁,内迁的厂矿共448家,其中迁入四川254家,迁入湖南的121家,迁入广西的23家。这些工业的西迁
A.为持久的抗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B.表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改善了沦陷区的人民生活水平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
2017-04-21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