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6306765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中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知识点】 小农经济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
2016-12-13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按照司马迁划分,巴蜀属于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2018-03-21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收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主要因为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
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2018-07-30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