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6376261
安徽凤阳县在1978年以前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8900万斤。这一巨变主要得益于
A.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农业科技取得重大进步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1】《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记载: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这表明
A.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提高了积极性
C.人民公社的体制已经被废止D.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符合农民利益
2016-11-21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到1981年3月, 徐州、扬州、镇江等6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 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2020-08-05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土地需求
D.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2017-07-02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