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6476632
(时空观念——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1932年,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斯大林曾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技术建成的。上述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向往计划经济
B.苏联和罗斯福政府关系友好
C.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先导
D.苏联适时把握历史发展机遇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由材料可知,私人企业的发展
A.促使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B.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C.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D.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果
2020-05-13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2020-04-15更新 | 3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D.“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2017-12-10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